過去一兩年,喜歡尋幽尋秘,找尋香港偏門行山路線,很久沒踏足長程遠足徑, 一來怕悶,二來怕多人,三來也想多找找香港獨特的風光。上星期重遊麥理浩徑第四段,由水浪窩行至扎山道,算是復仇之戰吧!數年前和遊人同遊麥徑三、四兩段,不過走到四段臨近馬鞍山一帶時風雨交加,只好撤出。上星期前重遊舊地,天氣依然晦暗未明,陰雨連連,但我們還是征服了全程。
麥徑四段是麥理浩徑第二長的一段,由水浪窩至基維爾營地,全長約十三公里。沿路經過多個著名景點:馬鞍山南部、大金鐘、昂平等地。當天天氣不穩,往日遊人如鯽的景況並不復見,整段山路也只有我們一行八人。
雨中行山並不有趣,特別我需要戴眼鏡,濃厚的水氣經常在鏡片上凝結,走上走下時要格外留神。年輕時,曾經試過雷雨中行山,在臨近光禿禿的山頂上聽到隆隆的雷聲由遠至近,愈來愈響,閃電也愈來愈光亮,登時三步當兩步的飛奔下山,故以後每次行山都會觀天望地,小心使得萬年船。
落雨行山使人更疲憊,上山落斜時更費勁,身體各組肌肉都要平衡身體,一對堅穩的行山杖與及具有深坑紋的行山鞋是必不可少。前者可以減少你腳部的壓力,後者可以使人更穩定地在濕滑的泥濘路上行進。落大雨時也盡量不要舉遮,轉穿雨衣,騰出雙手有助平衡,即使遇上意外,也可以及時應變,保護自己;二來在高地也不要高舉金屬製的物品,免成為人肉避雷針。
有人說天氣不好就不要行山,原則上我同意。不過天有不測風雲,路到半途時風雲變色,急風驟雨,也要懂得自保技巧。每次行山前,準備突然其來的天氣變化,也是每一個愛好自然、愛好行山的人必要學習的一課吧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