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極之旅, 不比一世遙遠

2041 南極青年大使計劃

2013年,Candy參與了一次極之難忘的環境考察,因為她是唯一一個代表香港出使南極的青年大使。在大學時間,她已經接觸到國際環保組織2041,當她知道該組織向全球招募三十位南極青年大使,就第一時間撰寫計劃書及找尋贊助商。

閱讀更多

訪問伍家良 – 「趁還有墟」紀錄片導演

上水石湖墟

「墟市的墟,左邊是土字部,那即是和土地、空間有關;右邊是空虛的虛,代表墟市來自空置的土地。」

閱讀更多

尋訪香港天文台 Community Weather Observing Scheme (CWOS)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

天文台大帽山雷達站
有人覺得,因為科技,人和自然的距離愈來愈遠;但是我覺得,科技卻將人和天文氣象拉得更近。從前看天氣照片,來源都是由官方天文台、氣象站提供,但是現在,每當天朗氣清時,總會有一大班攝影受好者走到香港各區拍攝自己心愛的照片:從大帽山山頂、到山頂盧吉道,由屯門青山之顛,到香港之南極的蒲台島,都逃不過光圈、光圈的捕捉。網友們安在家中,就能看見這一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的氣象萬千。

閱讀更多

新界東北的人與事 - 馬寶寶社區農場

馬寶寶社區農場
粉嶺馬屎埔村,從前是一條相當具規模的農村,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,全盛時期曾經有700百戶村民從事務農工作,但現在香港農業息微,村內就只剩下百多戶村民,且大多數都是老人家。因為香港住屋問題急需解決,要覓地建屋,香港政府決定發現新界東北部的大量鄉村土地,才知道馬屎埔村已早早被大地產商「落釘」,超過八成土地已經落入財閥手中,只要政府決定實行東北發展計劃,單單只是賠償土地已經是天文數字,還未計日後建樓後的利潤。

閱讀更多

訪問香港前華籍英軍 (Hong Kong Military Service Corps)

香港華籍英軍

由於工作關係,有幸認識到兩位曾經在香港軍事服務團(Hong Kong Military Service Crops,亦即是俗稱華籍英軍)服役過的軍人Sam 及Panda。

閱讀更多

友記車仔 – 香港碩果僅存的手製木頭車

友記車仔

「友記車仔」的店東李伯,雖然已經八十多歲,但他依舊是一個「手工機械迷」。他每天晨早起床,為開店作準備。當他知道我們來訪,也準備了很多好手藝去讓我們大家眼界。

閱讀更多